导读: “在‘十二五’标准化工作中,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创新机制与市场机制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现在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以单一标准向系统化发展。单一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,应形成完整产业链、产业系统标准。”
近年来,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应该会发现,自己能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,甚至有可能承担标委会的秘书处。而这种变化无疑来自于我国电工标准化工作的转变。
“‘十一五’时期,我国建立了有别于前的、以企业为主体的电工标准化工作新机制。以协标委为平台、标委会为纽带、产学研相结合,组织以龙头企业为主承担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,并由优势企业承担相关新标委会的秘书处,这是个突破。”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燕告诉记者,不仅如此,他们还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登上国际标准化舞台。 标准与企业的结合、与市场的结合正在使标准制定的服务性大大增强。
服务行业
据了解,截止到2010年12月底,电工行业的现行国家标准总数已达1582项,其中强制性标准291项,推荐性标准1263项,国标指导性技术文件28项。电工行业现行的行业标准总数1731项,全部为推荐性标准。
“标准工作以振兴电工装备制造业为目标,服务行业为宗旨,建立了突出重大装备技术、发输配用协调发展、结构合理的电工标准体系。不仅是国际上有的技术标委会我们才有,都是根据需要及时组建。目前我们电工行业已经有将近80个标委会,基本建立起了体系完整、与国际对应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标准化组织体系。”方晓燕说。
完整的体系支撑下,紧跟行业发展趋势,“十一五”期间,一批或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,或配合国家重大装备研制等的标准研制相继开展。
同时,向国际标准的突破也已小有成就。现在,我国已经承担了3个IEC秘书处,包括首次实现突破的架空导线、高压绝缘配合、小型熔断器;承担了3个IEC技术委员会主席,许继研究所李亚萍担任IEC/TC95(继电器的测量和保护设备)技术委员会主席,西高所苟锐锋担任IEC/SC22F(输配电电力电子)技术委员会主席,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张秋鸿担任IEC/TC5(汽轮机)技术委员会主席;出任IEC/SMB中高层专家6人,涉及电气安全、特高压输电、低压直流配电、智能电网、能效等;已经发布国际标准7项。
迎接转型“十二五”
转眼间,硕果累累的“十一五”成为了历史,以转型升级为最大特点的“十二五”已经到来。
“‘十二五’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标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将它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,与国家财税政策、信贷政策、环保政策相提并论。”方晓燕表示,标准化工作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,保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,也将在扩大内需、引导消费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,维护产品质量、保证安全、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因此需要切实增强。
目前,电工行业已经完成了“十二五”标准化发展规划内容的编制,“十二五”期间,电工行业共计划完成国标、行标制修订项目504项,其中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1项、国标315项、行标163项、国标或行标25项。
“在‘十二五’标准化工作中,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创新机制与市场机制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现在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以单一标准向系统化发展。单一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,应形成完整产业链、产业系统标准。”方晓燕提示说,“将某一产业作为整体的概念制定标准,将使标准使用者感觉非常清晰,也更容易发现标准体系中的缺陷。实际上,‘十一五’后三年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发展的。”